Wednesday, December 5, 2018

在你的胃里盖上砂朥越签章 ~ midin


来到砂朥越,不能错过的一道菜肴是蕨菜比邻(midin)。没吃这道菜就如没到过砂朥越一般(会不会有点过了,嘻嘻)。它有一个亲戚,叫Paku。两者都是蕨菜,可是口感上和本质上都不同。Midin口感较嫩,爽脆,喜欢的人爱不释口。

通常人会用蒜米清炒这道菜,这是最淳朴的呈现。有者用料酒比如红酒清炒这道菜,也有人用醋,切片辣椒,切片大葱,和江鱼仔搅拌,做出一道“泰式”midin。嗜辣的人会加入土著香料如叁巴,或者巴拉沾来炒。也有人加虾干或虾米来提味。当然,坊间有更多做法,走入各家各户,滋味不尽相同,各放异彩。

砂朥越midin的学名叫Stenochlaena palustris,马来俗名叫Paku midinlemiding。研究显示其含有高酚类化合物,是种抗氧化剂。犀鸟乡另外还有“Paku uban” ‘Paku kubuk’ (学名Nephrolepis biserrata),是伊班族少妇在产后服用来催乳的。其科学机制有待发掘。在砂朥越外的马国人不用担心,我们还有广为人知的 ‘Paku pakis’ (学名Diplazium esculentum)。后者含有高纤维和抗氧化活性,高过维生素E 

在马来群岛所寻获的蕨菜不含有致癌物质。有日本研究显示,欧洲蕨(bracken fern)含有原蕨苷(Ptaquiloside,一种致癌物。喂食此类蕨菜的饲养动物被发现有较高的患癌几率。也有谣言说常吃蕨菜的砂朥越人患胃癌的几率高过其他人。当被询问此现象时,砂朥越房屋部长沈桂贤医生说这是个可深入的科学课题。对于平民百姓的我们,一切有待科学验证。老话说的好,什么东西都不要吃太多,也不要吃太少。

砂朥越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发言人也质疑癌症和蕨菜之间的相关性,或者是种类的不同及所含的化合物的不同所造成的后果也不一定。

回到砂朥越的本南族,他们相信蕨菜的汁液可以治疗发烧感冒。土族们喜欢当天采,当天食用。在市集上找到的paku多数是下午时分采摘,第二天早上才上市的。一天之后,它就会变黑,不能食用了,所以它不能被出口,只能作为当地佳肴。到目前,很少人尝试栽种midin,因为野生的已经够多了。在砂朥越中区的Dalat,有人圈地,避免蕨菜的源生地被破坏,也确保能量产。

关于砂朥越或热带蕨菜的种种好处和坏处,我们希望科学分析能给出一个答案。与此同时,这些说法并不妨碍我们身处砂朥越时,好好的享受一道道地佳肴,干杯!

参考:

No comments:

教育网络化

  自 2020 年 2 月起,全球各地因新冠疫情而进入戒备,居家令和保持社交距离变成新常态。幸运的是,自千禧年起,互联网在全世界普及化,生活的种种都借助网络化之便而换了形式,比如电子购物,在网上缴交水电费,电子图书馆,电子商务等等。 3G, 4G 乃至 5G 电讯网络之崛起,更...